LDSports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课程回顾 黄敏主讲:早期分析哲学

发布日期: 2022-06-16   浏览次数 10

课程回顾 黄敏主讲:早期分析哲学(附课程视频链接)

近日,我系邀请中山大学LDSports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黄敏教授为20202021级强基班开设《早期分析哲学》短期课程。课程分为四讲,不仅兼顾哲学史的主线,同时也侧重问题导向:以哲学家在解决特定问题时的思考为媒介,引导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史与思”,用自己的思考让哲学思想真正活起来。

1879年弗雷格发表第一本分析哲学著作《概念文字》奠基,经过1900年以后以罗素、摩尔、维特根斯坦以及逻辑经验主义者们发展,直至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早期分析哲学的体系。

第一讲:分析哲学与逻辑主义

 429日,课程第一讲顺利举办。本节课从分析哲学的起源谈起,黄敏教授首先对分析哲学进行了定位与初步刻画,并解释了早期分析哲学与逻辑主义的关系,接着解释了分析哲学是如何从近代哲学推进得到的,然后介绍了语言学转向与分析哲学的内在分化,最后以罗素为例,介绍了逻辑主义的基本思想。

对分析哲学的刻画,需要在西方哲学史的大背景下对分析哲学进行刻画。黄老师认为,哲学,首先是一种知识型的兴趣。而知识作为一种信念,应当是真的。这种知识的特性要求需要对其合理性进行辩护(justification)。而西方哲学史上关于知识问题经历了三次转向:本体论转向、知识论转向和语言学转向,依次推进。而语言学转向最终导向了分析哲学,这就是分析哲学的起源。那么,为什么分析哲学家们认为语言是知识的可辩护依据?这一问题涉及对辩护的理解。对辩护存在两种理解方式,分析哲学家们则反对其中心理主义的解释而引入一种语言学的解释。

由此,确定了分析哲学反对心理主义的基本立场后,黄老师对分析哲学进行了初步介绍。分析哲学就是出于哲学兴趣对概念和命题进分析,以及以这种分析为的的研究活动。分析,就是以定义为典型形态,对概念和命题的内容进与澄清。在与亚里士多德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后,黄老师提出分析哲学是一种方法论体系,是基于弗雷格的逻辑理念才得以建立的方法论哲学。

在初步了解了分析哲学后,黄老师讲述了逻辑主义与分析哲学的关系。逻辑主义最早是一种数学哲学,起源于19世纪后半期的数学基础工作:对直觉的反叛。继而,数学哲学发展出了三大流派:逻辑主义、形式主义与直觉主义。其中,唯有逻辑主义具备彻底的哲学品格。接着,黄老师介绍了逻辑主义者在数学中的基础研究工作,以及以弗雷格、逻辑、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为代表的逻辑主义者的工作,以他们的工作为例推导出早期分析哲学的研究形式:从对自然数的哲学分析到对一般知识的哲学分析,并得出分析哲学是逻辑主义数学哲学的推广形式的结论。

在具备上述对于早期分析哲学的认识后,黄老师讲解了分析哲学是如何从近代哲学(笛卡尔主义)中产生的。黄老师认为,逻辑主义与笛卡尔主义的相似性在于,两者都是一种基础主义,而差异体现在对于“根据本身为什么是真的”这一问题的不同回应:逻辑主义者认为逻辑命题是依据辩护据以建的东西(意义,概念)为真。总的来说,笛卡尔主义只需要运⽤⼀种辩护概念(清楚明的知觉),逻辑主义则进步思考什么是辩护,这是一种思考层次上的推进。

但是,在分析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从近代哲学到分析哲学产生了两条路径,即弗雷格主义和罗素主义的分化。弗雷格从理性主义的逻辑观反对九世纪欧洲经验主义的逻辑观,认为逻辑是理性思考的特征;同时也针对康德主义的数学哲学提出了语言学唯心论,力图在数学中摆脱心理学化的直觉。罗素反对英国新黑格尔主义者,提倡多元论与实在论,并且主张尊重对象本身的方法论经验主义,反对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者。这两种不同的分析哲学的区别在于对“什么是客观性”这一问题给出了的不同回答,而他们的共同场是反对理主义,区分逻辑的与理的以维护知识的客观性。

接着,黄老师具体介绍了分析哲学对于客观性的追求而形成的语言学转向(the linguistic turn)。语言学转向即主张对知识内容的分析要以语为对象展开,在语言表述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在分析哲学中,知识先应当具有客观的内容,这使其区别于(主观的)理状态。因此,诉诸语言是达到客观性的有效手段。

对于语言达到能否客观性的不同解释,产生了两种分析哲学的立场。罗素对此持有一种较弱的解释,而弗雷格则持有一种强的解释。黄老师在做出这两种区分后分别介绍了罗素主义和弗雷主义的不同立场以及他们的主张。因为两者对于语言学转向的不同解释,造成了弗雷格主义者坚持语言学转向,而罗素主义者放弃了语言学转向。由此,分析哲学家对分析哲学的遮蔽也产生了从语言哲学到心灵哲学以及形而上学的探索。

最后,在介绍完语言学转向与分析哲学的内在分化后,黄老师介绍了罗素的逻辑主义。罗素主要借助数学的算术化、算数的皮亚诺公理化,将用逻辑概念定义自然数概念简化为需要定义的数学概念(0,数,后继)。而用来定语数的逻辑概念,则包含了逻辑联结词,量词和变元、模式字母,能够用这些概念构成的结构来定义的,就是逻辑概念。最终,黄老师讲述了用罗素利用定义的嵌套与追溯,完成了用逻辑概念定义自然数的概念的具体过程。


  1. 弗雷格的意义理论

 56日,《早期分析哲学》课程第二讲如期而至。在简明扼要地回顾了上一讲的内容后,黄敏教授从意义的定义谈起,进而延伸到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并系统介绍了其中的函项理论、真理理论和涵义理论,大致描绘了弗雷格的分析哲学体系。

在哲学当中,“意义” 是认知性的,是用语言来传达的知识性的内容。意义理论就是把这种知识性的内容剥离出来的一种方式,从而实现对其进行辩护。因为辩护、推理、分析都是针对语的意义进的,因此对意义的解释决定了这些作应该如何进,这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分析哲学的基础。一般地,“意义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方式。广义上,概念包含内涵和外延,而狭义上则仅包含内涵。对于这一分野,黄老师主张使用广义的理解,从而能够将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分析清楚,突出其系统性。

弗雷格的意义理论,是分析哲学的“母题”,它包含了命题结构理论、真理理论和涵义理论。前两者属于逻辑哲学,而涵义理论属于语言哲学的范畴。首先,这一理论是一种设计,而不是“发现”。弗雷格由设想出的目的出发,并使用一套概念工具,从而来探究意义。因此,弗雷格常常被归入理想语言学派,主张日常语言是有缺陷的,为了弥补这个缺陷要设计一套理想语言。黄老师用“风景画”作比,说明弗雷格的工作不是为了“绘画”,而是为了提供“色块”。同时,弗雷格也采取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用大的东西来定义小的东西,而这些被定义的概念则是语言学上的范畴。

首先,黄老师从函项理论介入。弗雷格建立函项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建推理结构(推理是依据结构进的演算),从衡量推理的有效性,命题的结构应当是怎样的?”这一问题,主张推理的有效性可以从结构上得到判定、命题结构应该便于表达普遍性,并通过演示推理示例说明了体现普遍性的关键在于变元和命题结构。接着,他介绍了函项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举例解释了其利用数学函数(function)来理解基本思想的方式。通过举例,黄老师让同学们了解到饱和表达式和不饱和表达式对于实现命题普遍性的不同作用,以及对于命题结构的灵活运用所能达到的不同表达效果,从而体现了函项理论的特性。

普遍性是逻辑命题的本质,是最普遍的真命题。普遍性是函项结构的性质,就是说,函项结构本就保证了相应的命题是真的。通过填充不饱和表达式可以解释命题,而命题结构本身保证了命题为真。通过举例,黄老师说明逻辑公理和存在都具有这种普遍性,因此我们就可能通过函项结构先验地确定某些东西(例如然数)存在,⽽⽆需对世界进经验研究。

其次,真理理论的的是研究命题真值是如何确定的,这是通过定义“Bedeutung”这个术语达到的。“Bedeutung”相当于英语中的“reference”和“meaning”,可以理解为前所说的“值”。在这一理论中,通过设计“句Bedeutung是真值(truth-value)”和“句成分的Bedeutung是据以确定句真值的东西”两条基本原则的共同规定,并通过莱布尼茨律(Leibniz’ Law)替换句子中的表达式,可以达到维持句子真值的目的。黄老师用长庚星和启明星的例子区分了主词和谓词的Bedeutung,从而界定了主词上指称的对象和句子上对象到真值的函数。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真值函项(truth function)和蕴含实质怪论。


后,黄老师讲授了涵义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表达式的意义除了
Bedeutung,还有涵义(Sinn)。表达式通过涵义具备Bedeutung。理解含义的难点在于理解什么是涵义。涵义是达到Bedeutung的中介,即使不知道表达式的Bedeutung,也可以把握其涵义。因为涵义是达到Bedeutung的过程,所以此陈述句的涵义(思想)就是真值条件(truth condition);同样地,Bedeutung是通过涵义确定的,涵义是Bedeutung的呈现模式(mode of presentation)。不同于前两者,涵义理论的作用就在于表达了知识,解释了知识内容是什么。另外,涵义也是一个结构性的概念。句的涵义具有与句相平的结构。在主次,谓词、和句子三个层面上,可做如下区分。黄老师抛出了用长庚星和启明星在句子中替换不同谓词后在知识层面上产生了不同的表达效果这一问题,解释了两个词的Bedeutung星的呈现模式,即在通常情况下的涵义。因此,两个句中“相信”词后的句Bedeutung(即信念对象)是思想。

  1. 逻辑经验主义

 520日,早期分析哲学第三讲《逻辑经验主义》开讲。本课聚焦于逻辑经验主义流行于分析哲学的巅峰时期。在有些哲学史家看来,逻辑经验主义也是分析哲学的成熟形态。艾耶尔的《语言、真理与逻辑》是一部集中阐述逻辑经验主义核心思想的经典著作,而且其视野开阔,涵盖整个哲学的主要研究领域。黄敏教授着重介绍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历史境遇与哲学成就、作为背景的康德哲学、作为哲学分析的理性重构、可证实原则与现象主义、形式主义和约定论和逻辑经验主义与康德主义。

在哲学史上,逻辑经验主义表现出三个特征:科学家-哲学家群体、统科学纲领、拒斥形上学,并分为两个阶段,the Logical Positivism (the Vienna Circle)和由中心转向美国的the Logical Empiricism构成。在50年代后,其成员的立场有所分化,便逐渐表现为个体活动,其中以蒯因的《经验论的两个教条》等为代表哲学家表现突出,对分析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逻辑经验者以康德哲学为背景。而理解康德,要从休谟开始。休谟针对经验推理的有效性提出的问题,康德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经验知识是由先天形式与经验内容构成的,先天形式提供了必然性;经验推理具有扩展性,点可由先天综合判断来解释;先天综合判断的有效性是由的认知能结构保证的;数学(算术与何)由先天综合判断来保证,这体现为关于时空的先天直观。而弗雷格、希尔伯特、非欧几何和广义相对论对这一回答提出了挑战,从而使得放弃康德似乎不能解决休谟问题。但是逻辑经验主义者采取重新解释先天性和扩展性的方法作出了回应。

逻辑经验主义者首先修正了弗雷格,反对含义需要抽象实体承担,认为分析是种语上的操作,是翻译,它揭被分析知识的推理关系,从知识的系统性。这种分析就是理性重构(rational reconstruction)。他们通过区分事实问题与概念问题,主张哲学分析处理概念问题⽽⾮事实问题。哲学分析是语分析,这是哲学的本质。形上学之所以产,部分原因就在于把概念问题当成了事实问题。因此,拒斥形上学,是逻辑经验主义维护⾃⼰的哲学分析理念的种措施。

接着,黄老师具体描述了逻辑经验主义者进行理性重构的一般框架。逻辑经验主义的主要推进在于把哲学分析运于经验科学。理性重构将通过构建个可以表述(翻译)某门知识的语系统,来表明知识体系是如何构成的。理性重构针对的是科学家作的成果,但不是代替科学家的作。他们区分了观察词项与理论词项、观察命题和理论命题,确立了对应规则、形式系统。这
就是逻辑经验主义者重构的框架。

在建立框架后,逻辑经验主义者在内容上设立了可证实标准。逻辑经验主义者从逻辑上表述经验主义的立场,在古典实证主义的基础上,认为有认知意义即等同于具有可证实性。而他们的“逻辑性”则表现在这是对命题的分析,即以某种式确定观察命题,然后通过与观察命题建真值联系(证实或证伪),来确定所研究的命题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具有认知意义。

具体来说,是什么样的语言天生具有可证实性呢?根据艾耶尔,这就是现象主义的立场。如果认为观察命题可以翻译为描述理表象的语,就称为“现象主义”(phenomenalism)。现象主义意味着,命题具有认知意义,是因为其有感觉内容。而现象主义也存在证实上困难,因而由此转入了一种物理主义的选项。

其次,黄老师介绍了形式系统中形式主义的立场。形式主义认为,在何学中,“点”、“线”、“”这样的词可以看作是意义的符号,即使将其理解为桌、椅和啤酒杯,也损于何真理。何公理中的何概念就是这样的符号。这实际上就是隐定义(implicit definition)的方式。在这种句子中,其真值是不能在语义上得到否定的,因此是必然为真的。

而形式系统是如何建立的?这一问题由约定论(conventionism)回答。形式主义实际上颠倒了真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即真来界定意义,不是利意义来确定真。由此产⽣⼀个问题:充当公理的句的真值最初是如何确定的。约定论提出,公理的真是出于种决定,其依据不是事实或实在,是实便。公理以及相应的形式系统没有认知意义。因此,要建立何种形式系统就不存在原则上的限制了,这就是宽容原则。黄老师用网格比喻解释了用科学解释世界的行为,因为使用什么网格用来描摹世界于结果无损,因此使用任何形式系统都不影响句子的真值。

由此,理性重构就得到完成。那么逻辑经验主义究竟如何回答休谟问题?他们认为,推理是在形式系统中进的,形式系统提供了必然为真的推理前提,而这种推理也具有形式上扩展性,因此即使是不表达知识内容的命题也可以实现扩展性。对于康德,他们修正了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既然形式系统单独就可以为经验推理提供扩展性和必然性,那么分析性(analyticity)来解释必然性,就相当于逻辑解释来取代康德那的先天性解释(必然性=先天性),这导向了普泛的逻辑主义。

最后,黄老师讲授了逻辑经验主义拒斥形而上学的问题。形而上学作为一种非经验知识,受到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反对。表述经验主义存在两种方式:所有知识都是经验性的,不存在形而上学知识。所有命题要么是分析的,要么是综合的;分析命题没有认知意义,综合命题都合乎证实原则,因其认知意义来自于经验。因此,理性重构的成功本就保证了经验主义的正确性。而关于逻辑经验主义者对命题的语法分析、对情感主义伦理学等的质疑,都导向了其对于形而上学的否定。


  1. 语言与实在

 527日,课程最后一节“语言与实在”开讲。我们为什么能通过语言得到所谈论的东西?这是分析哲学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本课分为语与实在的语义学联系、语义学实在论与实在论、存在问题与本体论承诺、语义学实在论的例:卡尔纳普、语义学实在论的例:蒯因五个板块,勾勒出了语言和实在建立联系的方式。

我们在讨论语言时,其实关注的是其中承载的知识内容。当使来表达关于实在的知识时,语必须已经与实在联系起来了。他们之间具有双重纽带:知识论纽带和语义学纽带。但是,笛卡尔的怀疑论砍断了知识论的纽带,仅保留了语义学纽带。对于怀疑论的语义学解决案由普特南与戴维森提出。而研究语义学纽带是如何建的,则是分析哲学最为基本的课题,它揭了知识的基本结构以及可能性。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解释“真”的概念:知识论和语义学。在语义学中,“真”是一种关系,即将命题和真值条件相联系的关系。因此,语义学关注的是真值条件如何建立起来的问题。语义学相当于弗雷格那关于Bedeutung的理论。在语义学中,真值条件作为种“承诺”出现,这是一种“本体论承诺”(ontological commitments):关于事物存在的承诺,进落实为词项与事物间的指称关系。由此,语义学纽带就建立起来了。

语义学纽带也存在两种不同的建立方式:语义学实在论(semantic realism)和语义学非实在论(semantic irrealism)。两者的分歧主要在于事物的存在是否依赖于语言。接着,黄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弗雷格是语义学实在论者还是实在论者?对此,他回答道,弗雷格用逻辑概念定义数,因而持有语义学非实在论,而他在知识论意义上认为数独立于心灵而存在,是一种复杂的立场。语义学上的实在论和非实在论这两种场最终决定了如何理解语与实在之间全局性的关系,因决定了如何为整个哲学建基本框架。

非存在问题提出,由于本体论承诺常常以“某某(不)存在”的形式表达,关于本体论承诺的讨论也体现为对“存在”词的哲学分析。存在问题是测试哲学分析的“作问题”。它主要涉及三个命题:如果个名称“n”指称什么,这点已经确定了,那么断定“n存在”,也就是在断定事实。如果这个句是真的,那么实在中就有n这个东西存在;与此同时,如果通过使n”这个名称,我们就承诺了句n存在”是真的,那么我就不能断定“n不存在”。于是断定“n不存在”就是盾;个断定事实的命题遭到否定,这应当不会导致盾。对此,蒯因和卡尔纳普给出了不同的回应,使他们二人分立于实在论和非实在论的对立。

一方面,卡尔纳普认为存在问题需要做出分类:当回答关于某物是否存在的问题时,就要利关于相应事物的分类式。卡尔纳普区分了两类关于存在的问题:事实问题和范畴问题,其中对范畴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体论讨论的基础。在这里,分类体现出了一种层级结构,而范畴处于最高级的地位,通过自身得到定义。这一进行定义的方式,就是语言框架(linguistic framework)。同时,卡尔纳普也回应了关于范畴问题的两种解释,区分了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思考在独于语框架的意义上,n是否存在被称为外部问题,被认为是无意义的;而思考在给定的语框架中,n是否存在,虽然有意义,但只能得到肯定回答。在此基础上,黄老师回答了这是否是关于“存在”的相对主义问题,并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另一方面,蒯因则着重处理非存在问题。他主张,存在命题不能依据语来确定其真假;凡是使指称词项来进陈述的地,都可以变换成其他形式。对此,他预设了只要使了指称词项,就要排除所指对象不存在的情况。对于他的立场,可以用外延主义和同一性条件来进行解释。外延主义主张指称词项的使应当满替换保真原则,这一指称的词项就是外延实体。这实际上就是承认莱布尼茨律(同物不可区分)/替换保真原则。接着,黄老师解释了实在论者为何要坚持外延主义,并通过举反例进一步阐明了替换保真原则,由此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元的值。其次,通过摹状词,可以构造出”n=the F”的形式,并设置了同一性条件:对任何x,x = n,iff,F(x)。这也可以被描述为,“没有同性就没有实体”。更进一步,黄老师用“沙漠风光”形象地表达了蒯因的立场。

最后,黄老师提出“语的归语,实在的归实在?”;“实在论似乎在主张种与实在脱节的语观,它还有哲学价值吗?”;“实在论在后续分析哲学中的主导地位”;“然化:语与实在间的语义学纽带实际上是知识论纽带的部分”四个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并作了解答。

至此,《早期分析哲学》课程圆满结束。


华东师范大学LDSports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将依托拔尖计划2.0基地、强基计划和一流本科专业等平台,开拓校内外资源,开设更多优质专业课程,助力哲学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图文:樊宇21级哲学专业本科生



附课程视频链接:


第一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341137jv?spm_id_from=333.999.0.0

第二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r4y1G7p9?spm_id_from=333.999.0.0

第三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34y1L7oH?spm_id_from=333.999.0.0

第四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L4y1K7ys?spm_id_from=333.999.0.0